理性的思索与心灵的感悟
——赵映岚风景画在新世纪的探索
赵映岚从学院获得造型技巧,具备组织画面的能力,但她并不是追求全面技能而是更注重个性发展的画家,一直期望用纯属自己的绘画语言讲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故事。
2002她受邀到巴黎国际艺术城待了三个月,大概见了不少勃纳尔的原作,开阔了眼界也开阔了胸怀,但回来却似乎不再以勃纳尔为满足,《塞纳河系列》《暮春系列》等画风大变,走向更多幻想、更多寓意如同梦境般带有超现实主义倾向的创作道路。
这期间赵映岚在对西方绘画语言的延续中,融入了一个东方女子的情怀。她的风景画作品更多地把视角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画面多是忧伤而孤独的身影,表达的事物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意象,非写实也非抽象,充满幻想与浪漫,画得轻松率意,作品风格开始鲜明化了。她尊重自己的现实感受,无论在主题上还是绘画风格上,都不完全按照某种模式去画,而是根据自己体验,感受并画着自己想画的内容,作品属于表现性绘画的总体风格,富含随性的自由。
赵映岚的风景画在色彩斑斓里绽放着骨子里的浪漫不羁和难以抑制的热情,也始终贯穿着溢于物象之外的理性思索和感性向往,保持着艺术的独立品格,将中国写意绘画融于油画。概况起来赵映岚风景油画在新世纪的探索有三个鲜明化的特点:寓意的形象、诗性的色彩、浪漫的笔触。
在她的多个系列作品的画面中,构成画面的图式和符号充满了迷一般的隐喻,画作加入了不少寓意的符号,大部分画面出现的不是那只孤猫,就是孤独的女人身影。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中国的天安门、明月、花树,还有寺院与佛陀……都是她人生驻足过的地方。中国元素的加入使她的画已经少了些洋味多了些乡土气,一派东方的情调,更接近中国古典似的桃花源般的浪漫风景,也许我们更应该把它视为尘世彼岸的精神家园。常常出现月亮和猫的物象,或同时,或单独。画中的月亮,或圆,或缺,或水月相连,或高远浩渺,真真幻幻,甜美中带着苍凉。那是一种美好的希望或坚定的信念,是艺术家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也是对生命的单纯、原始、洁净的渴望。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冰清玉洁和美丽团圆的象征,也是相思和思乡情感的载体。在犹太人的传说中,太阳和月亮分别统治两个领域:今生和来世。古罗马的一些贵族徽章上绣着月亮,表示“上升”或“繁荣”。在希腊,月亮是人性的象征,月光是神性的映射。高悬于天际的月亮,常常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是永恒的象征,而在心理学上月亮则是矛盾心理的反映,也象征着想过安静平凡悠闲的日子。猫的出现给画面增添了一种忧伤和诡异。猫在古老的欧洲神话中,是掌管爱情、婚姻与生产力的女神弗来雅的圣兽,是生育女神的坐骑。在希腊,月神雅特蜜丝和罗马月神黛安娜,都被称为猫儿之母。在埃及,因为月亮和富裕女神都是人身猫首,猫就是女神在人间的象征。
赵映岚的风景画重视色彩甚于造型,色调鲜明是她最喜欢的画作基调,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诗性的缠绵悱恻中带有几分悔涩。月夜和黄昏,是赵映岚画面中出现最多的场景,“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枝头,”色彩在赵映岚的画面里给浪漫和诗化了。赵映岚善于使用对比色来突出纯色,大多画面采用整体上的天蓝,或橘红,或暖绿色调,并用明亮的对比色点缀,以加强画面温情的诗意。使用天蓝为主调,用粉红或明亮的黄这些对比色做点缀;或者用夕阳般的暖红做主调,用蓝紫和亮黄来点缀;也用暗绿色为主调,用橘黄和冷白做点缀。这样画面上的浪漫、忧郁也都变得斑斓绚丽。